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

16.4.27 - 組長說:你的看法與長官相同,有評鑑教師之能。- 論「本」與「新」

16.4.27 - 組長說:你的看法與長官相同,有評鑑教師之能。- 論「本」與「新」
*因由
做日擔任承辦人,協助兩位老師公開發表後,
組長問我:你看出老師們的差異嗎?不用忌諱,直接說。
我便如實言。
想不到獲得組長的認可。
竟然與幾位教授的洞見相同。
內心十分歡喜。
...
其中一點,談到教學創新。
這是很值得玩味的一個詞。
什麼是「創新」?
...
*例 - 假的創新
某位評鑑全國教師教學競賽時,便跟我言說,許多創新,只是將某種形式 或者 名詞加入教學,但是實際去審閱時,發現他還是他,一點沒變。
用淺白的話說,就是,說一套做一套。(補:大多十分紮實。負面訊息就不列姓名XD)
...
*例 - 真的創新
正好,我負責承辦微電影競賽的倪進誠老師言道,
真正能打動人的,是紀錄那從不會到會,從新手到專業中痛苦、思考、求助的過程,最能動人。而非虛假的演戲。
...
*結
真正的創新,在教學上,不是一下子換個名詞或方式。
而是從自己的生命歷程過程中的轉變,從無到有。
是不離自己這個「本」,才會有「新」
...
*經
王鳳儀:「作事守本份,盡職責,天命必長 ...心性平靜,不被事物動搖,才是頂天立地,替天行道的人。
...
但我今天要討論不只如此而已(在教學層面)
還有進一步層面,也就是「本與新」是放諸四海皆準
....
*例3
又聽聞一位帶領縣市閱讀的老師,推動幾年的計畫後,透過外力推動閱讀,最後卻發現,離開了校園,孩子的閱讀力並無上升,白忙一場。
失去「本」,也就無所謂「新」。因孩子未必是發自本心的快樂,沒有識透或者收穫,如何能久?
...
「如果不是發自本心的動力,那他將不會持續恆久」
佛家言:依靠因緣,終究壞散。慈悲方能無量。
儒家言:生生不息的,是天命本心。
...
*經
如經言:
古今好事多磨,毋勉強苟求捷徑
人不知機,如鋼刀快缺,
妄動橫行,造下了些冤孽。
很幸運的,看過這麼多一流教授的教學,
發覺,
能拿創新獎者,多是展現出磨難之過程而能突破,
不能創新者多是把文字搬運過來添加在自己的教學,卻未落實改善自己。
忘本,何談新?
...
*「本」「新」 與 苦樂的感受。
講到這邊,好像就是受難?用知識見解來看似乎很痛苦?
但用本心來看卻是歡喜的。
正如同種子發芽,他會不斷有新意產生,是因為他的根部紮實,自然不斷突破各種困難。
又如同母親,一心愛孩子,他就有來自本心源源不絕的愛,可以突破任何困難,而不以為難。
甘之如飴。
...
*論
有關最近讀到,有位(大概是社會科學)教授評價儒家孔子是復古思想,因此無法開出現代之花,不禁笑了一下。
他還當真不了解孔子。
用二分反,把西方分為未來性,把東方分為過去性,真是太過簡化的說法。
他或許沒有想到,
在儒家來看,
從天時上看:復古是為了創新
從人上看,找回古今一的本心,是為了新民愛眾。  一個自己都不會愛的人,怎麼去愛別人?
從事上看,盡本是理當所在。
過去與現在是一體!
正如沒辦法透徹了解自己過去的習性,與過去到未來人有的本心,怎能創新開創新的自己,怎能相信能改變自己?豈非天方夜譚?怪也。
只是從事看,卻忘記人的複雜性,動物性與神性。
...
*經
苟日新
新民
溫故知新
新民
周雖舊邦其命維新
...
*悟
我就想到,今日若我們生活都是舒服的,那代表肯定準備出問題,因為我們失去「新」,這天地之力。
反過來說,
如果我們今天失去「新」的力量,吃苦的心,真誠面對的心,也救代表我們失去明德本心,也就是物化,失去快樂的根源了。
因為「煩惱即菩提」,若無菩提本心之用,也就感受不到什麼是煩惱了。
要煩惱的事增加了,但「宇宙內事,即是己之本分事」,因為我們本來就跟「宇宙是一體」
因此,如果遇到很煩惱的事,感恩拉!「上天加福,是逆來的!」
聖賢都能「逆來順受」,是真智慧。

...
*論
悟得此本心 平淡見神奇
明得此本心 苦樂是為一
行得此本心 順逆不動體
修得此本心 天命本來靜
透得此本心 宇宙無你我
處處可悟 處處可樂 處處謹慎 處處謙虛 自然中節 
...
*用
我現在,正在做的功課是,練習處處顯本心,當真很不容易。太習慣以 習慣、妄心作主拉!
但用本心之處事,停停當當,安安穩穩,得的辛苦,卻也快樂安穩。
放下的是粗糙的口腹色目之慾望,獲得的卻是大快樂與恆久的人際以及洞見與能力。
感恩天恩師德 感恩聖賢典型 感恩許多貴人 老師 

##EasyReadMore##